仓埠,又称“骑龙镇”、“仓子埠”,也被誉为“千年粮仓”的称号,这么说也并不是空穴来风。
据《新洲县志》记载,仓埠得名源于明代,是黄安(今红安)官府的贮粮所,仓埠就是贮粮所的名称。“后南粮改折,仓废而址存。”南粮的运输线路改变了,粮仓失去了作用,但名称却保存了下来。
汉武帝元封二年(公元前109年),仓埠始名“骑龙镇”。
唐朝时期,因武湖漕运便利,明朝洪武元年(1368年),更名为“仓子埠”。
清朝同治六年(1867年),筑起石城墙,仓埠始有城池。
光绪七年(1881年),仓子埠改名“仓埠市”。
民 国 时 期
民国8年(1919年),黄冈县划为黄州、团风、但店、新洲、仓埠、阳逻等6个区。
民国30年(1941年),撤销区建制,联保(镇)改为乡(镇)。
民国35年(1946年),恢复镇制,此建制沿用到新洲县全境解放。
建 国 后
1949年5月,黄冈县全境解放,下属11个区。
1951年6月21日,黄冈县析出徐古、旧街、新洲、三店、李集、汪集、仓埠、阳逻等8个区和淋山河区的一部,建立新洲县,并共设12个区(镇)。
1958年,建立人民公社(下简称公社),全县建新洲、辛冲、旧街、徐古、三店、凤凰、李集、汪集、仓埠、阳逻、双柳、道观、新集等13个公社。
1983年,原属黄冈专区的新洲县与孝感专区的黄陂县一同划入武汉市。
1984年,新洲县撤销公社,恢复区、乡建制,设立12个区、3个县辖镇、2个国营农场、2个县辖管理处。阳逻镇辖高潮管理区,仓埠镇。
2001年,由仓埠镇、周铺镇、方杨乡合并成立仓埠街道。
2023年8月,长江新区仓埠街道正式挂牌。
截至2024年7月,仓埠街道已托管区域辖5个社区、50个行政村。
5个社区:文化路社区、陶园路社区、武滨路社区、骑龙街社区、周铺社区
50个行政村:三山村、井山村、陶山村、孙岗村、淋江村、段岗村、柳茂咀村、八方咀村、陶家田村、项山村、茶店村、墩塘村、松林村、范咀村、丰乐村、福临村、周铺村、洪山村、盛咀村、金岗村、汪坡村、蔡漖村、杨咀村、甘庙村、蔡岗村、独屋村、凉亭村、陈堰村、杨裴村、杨咀村、宋咀村、南湖村、毕铺村、五云村、莲花村、东岳村、马鞍村、西湖村、康乐村、永乐村、陡坡村、前湾村、丛林村、周昭村、胡彰村、彭泗村、靠山村、一分场、二分场、三分场、四分场。
根据最新 第七次人口普查 数据显示,仓埠街道常住总人口为5.4万人。
辖区内目前有1所区级中学新洲二中 , 2所对口中学仓埠中学 、周铺中学 ,6所小学仓埠街中心小学、仓埠街周铺小学、仓埠街方杨小学、仓埠街靠山小学、仓埠街杨裴小学、仓埠街毕铺小学, 截至2011年末,仓埠街道有文体中心、广电中心各1个;村(社区)图书室67个,大型图书室4个,藏书5万册;主要艺术团体有农民篮球队1个,高跷狮子队1个和社区腰鼓队3个。
仓埠不仅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,还是一个拥有多种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。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,在此并存并绽放,曾引各大地方媒体以及央视进行了深度的报道,让外界对其境内的红色文化、楚剧文化、教育文化、禅修文化、生态等文化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。
仓埠街道古迹有徐源泉公馆、报恩寺旧址、报祖寺等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angbu.com/post/lishiyangejigaikuang.html 千年古镇仓埠 https://www.cangb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