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剧大师沈云陔

历史人文 0 62

沈云陔(1905~1978年),湖北省武汉市仓埠周铺沈家大湾(今属武汉长江新区)人。从小热爱戏曲,逢年过节常和农民一起演唱花鼓戏。1918年拜名丑李小安为师,习旦角。1919年加入职业花鼓戏班,演于黄冈、黄陂一带乡镇。1921年受聘于汉口花鼓戏春仙班,广泛吸收名家之长,自成一家。所演《观画》、《访友》一类闺秀戏大方华美,感人至深。1926年冬,参与筹备组织楚剧工会,废除封建把头的“包工制”,参加李之龙领导的楚剧演员训练班,改编新剧(即话剧)《父之回家》(原名《父归》)和《费公智自杀》,编演《新蓝桥会》、《小媳妇回娘家》等现代剧,并在“血花世界”(原新市场今民众乐园)演出《玉莲汲水》、《思凡》、《吕蒙正泼粥》等革新剧目。1928年起,与李百川合作,在天仙班领衔演出,延请高月楼、章炳炎、段殿坤等大批著名楚剧演员加盟,又礼聘武功教师和剧作者,编演《箱中冤》、《天雨花》、《三门街》等新戏。还对化妆、服装、乐队和布景进行全面改革,使得“天仙班”在汉演出持续10年之久。

1938年,参加郭沫若、田汉领导的留汉歌剧演员战时讲习班,并组建问艺楚剧宣传第二队,向后方撤退。途中解私囊雇船,终保全队到达重庆,并在一园戏院演出。不久一园戏院被日机炸毁,沈得高月楼之助,以金银饰物作抵押,贷款重建戏院演出,全队职工生计得以维持。沈辗转重庆和川南各地,积极宣传抗日,演出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《岳飞》、《新雁门关》等新编剧目,坚持八年抗战,直至日本投降。郭沫若曾为沈题写七绝:“一夕三军唱楚歌,霸王垓下叹奈何。从兹艺事浑无敌,铜琶铁板胜干戈”,以表彰问艺楚剧二队和沈的爱国精神。1946年秋率队由四川返汉,与美成戏院的关啸彬、李雅樵等人组建民乐楚戏院,继续演出。

武汉解放后,沈致力于楚剧的改革和发展,率先移植演出《白毛女》、《九件衣》、《红娘子》等剧。1950年倡办楚剧女演员训练班,以扩大楚剧演员阵容。1952年发动个人集资,接受中南戏校停办后转业的一批学员,开办楚剧演员训练班,该班不少人后来成为楚剧的骨干。1957年礼聘麻城一高腔老艺人进团,挖掘、整理、吸收湖北高腔音乐和剧目,丰富了楚剧的声腔和剧目。

沈刻苦钻研、精益求精,既尊重楚剧传统,又勇于楚剧革新,创立了深沉细腻、含蓄凝练、感情色彩强烈、生活气息浓郁的“沈派”风格。表演上善于刻画人物性格,如《二堂审子》中的王桂英、《吕蒙正泼粥》中的刘玉兰、《杀狗惊妻》中的焦氏、《夜梦冠带》中的崔氏、《断桥》中的白素贞、《庵堂认母》中的王志贞、《九件衣》中的管玉婵,形象塑造均栩栩如生,独具匠心,博得行家和观众的普遍赞誉。1952年获中南区第一届戏曲汇演表演奖、全国戏曲观摩汇演大会荣誉奖。1956年获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表演一等奖、湖北省人民政府奖状。1961年和章炳炎合演的《吕蒙正泼粥》摄成电影,广为流传。

1950年任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。1952年任武汉市楚剧团团长。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任武汉市戏曲学校副校长、中国戏曲家协会武汉分会副主席。1959年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赴东欧访问。曾任湖北省第二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1966年任湖北省楚剧院筹建院长。1975年任湖北省楚剧团顾问。1978年11月20日病逝。

沈云陔与梅兰芳合影

沈云陔在楚剧《孔雀胆》中饰演王妃

沈云陔与《三世仇》主演张巧珍.jpg

沈云陔与《三世仇》主演张巧珍

沈云陔(前排右二)与京剧梅兰芳(前排右三)、川剧阳友鹤(前排左三)等中国戏剧界同仁合影.jpg

沈云陔(前排右二)与京剧梅兰芳(前排右三)、川剧阳友鹤(前排左三)等中国戏剧界同仁合影

沈云陔(左一)与汉剧大师吴天保(左二)、京剧大师程砚秋(右二)留下珍贵的照片.jpg

沈云陔(左一)与汉剧大师吴天保(左二)、京剧大师程砚秋(右二)留下珍贵的照片

沈云陔主要作品有《庵堂认母》《宝莲灯》《杀狗惊妻》《泼粥》《夜梦冠带》等。 他与章炳炎合演的《泼粥》曾摄成影片。

沈云陔生前所演剧目近300个,他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反复锤炼、使之日臻完善,独树一帜,成为自己的保留剧目,如《九件衣》《孔雀东南飞》《潇湘夜雨》《白蛇传·断桥》等等。


无论是郭沫若、沈雁冰、老舍、曹禺、田汉、洪深等文艺大家,还是毛泽东、周恩来、董必武、李先念、陶铸等党和国家领导人,都对他的演出给予肯定。
据《毛泽东遗物事典》一书记载,1956年,毛泽东主席在武汉观看了沈云陔演出的《庵堂认母》后,称赞他说:“演得好,唱腔像程砚秋,圆润浑厚。”
郭沫若先生挥毫赞叹“一夕三军尽楚歌,霸王垓下叹奈何。从兹艺事浑无敌,铜琶铁板胜干戈”。

主要传人吴昭娣(楚剧皇后,著名的楚剧表演艺术家,湖北省楚剧院一级演员)。

楚剧大师沈云陔故居

楚剧大师沈云陔故居位于武汉长江新区仓埠街道周铺
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angbu.com/post/shenyungai.html 千年古镇仓埠 https://www.cangbu.com

分享到:

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: